主要電子煙品牌競爭格局與市場份額

投資

電子煙江湖從來都是刀光劍影,從深圳華強北的貼牌作坊到納斯達克敲鐘的上市公司,這個賽道上的玩家們把“內卷”二字演繹得淋漓盡致。走在上海南京路的電子煙集合店裏,貨架上擠著上百種造型各異的設備,但懂行的老煙槍都知道,真正能打的品牌兩只手數得過來——悅刻的櫃臺永遠佔據C位,魔笛的體驗區總有極客在擺弄新設備,柚子靠著網紅創始人IP吸引著年輕女孩,而鉑德的美國血統讓它在跨境電商平臺混得風生水起。

要說江湖地位,悅刻穩坐頭把交椅不是沒有道理。2024年42%的市場份額背後,是北京霧芯科技砸出來的十萬級無塵車間和遍佈全國的20萬家終端網點。沙縣小吃隔壁的便利店老闆可能分不清霧化芯種類,但絕對認得RELX的logo,畢竟每賣出三根煙彈就有兩根貼著這個標誌。更絕的是悅刻的合規嗅覺,當年專賣管理條例剛落地,別人還在琢磨怎麽打擦邊球,他們轉頭就把實驗室碳中和證書貼滿官網,順手推出帶溯源碼的煙彈,這手“政策牌”打得監管部門都挑不出毛病。

第二梯隊的廝殺就精彩多了。魔笛拿著深圳雷炎科技鼓搗出的陶瓷霧化芯技術,硬是在30-40元價格帶撕開缺口,2025年新推的低溫霧化設備能讓薄荷味在零下十度照樣出煙,東北老鐵們直呼內行。柚子靠著“前同道大叔”創始人的粉絲效應,楞是把電子煙做成了潮玩,櫻花粉限定款在閑魚上溢價三倍還供不應求。不過最會玩跨界的還得數鉑德,去年和故宮文創聯名的龍紋煙桿,楞是把電子煙賣進了免稅店伴手禮專區,老外遊客以為這是啥高科技文物復制品。

政策鐵拳砸下來的時候,最先遭殃的是小玩家。2022年那波口味禁令讓廣東上仟家代工廠連夜改配方,煙油調香師們集體轉行做電子香水。如今走進任何一家正規門店,清一色的煙草味煙彈背後是122種添加劑的嚴格清單,連“雨後青草”這種文藝範兒命名都被打回重審。悅刻倒是借著這波洗牌鞏固了優勢,他們家的山烤繫列用五年時間調試出27種煙葉配比,老煙槍抽完直說比真煙還帶勁,這研發投入根本不是小作坊跟得起的。

供應鏈上的暗戰比臺前更血腥。東莞模具廠老闆們現在見面不問吃飯沒,先比誰家能做出0.01毫米精度的霧化倉。江西贛州原本種煙葉的農戶全改種薄荷了,就因為涼味劑需求每年暴漲40%。最戲劇性的是電池行業,億緯鋰能原本給新能源車供貨,現在電子煙電池業務楞是佔了營收四成,他們家低溫快充技術能讓設備在漠河零下30度照樣工作,這本事連蘋果工程師看了都豎大拇指。

出海故事裏藏著另一片江湖。深圳沙井的工廠墻外,天天有東南亞代理商蹲守搶貨,雅加達商場裏的電子煙專櫃比奶茶店還密集。不過老外也不好伺候,歐盟CE認證比國內國標還嚴,光是重金屬檢測就要過十三道關卡。魔笛去年栽過跟頭,發往德國的十萬支設備因為霧化溫度誤差0.5度被全部退回,後來痛定思痛搞了個AI溫控繫統,現在連迪拜土豪都指定要買他們家的定制鑲鉆款。

未來的戰局正在轉嚮隱秘戰場。悅刻悄悄投資了三家醫療實驗室,據說在搞尼古丁替代物的分子篩選;柚子註冊了“電子霧化器結合腦波監測”的奇葩專利,不知道的還以為要造賽博朋克呼吸機。最讓人看不懂的是那個叫思摩爾的老牌代工廠,突然砸錢研發能顯示油量的電子墨水屏,這玩意兒裝在煙桿上,強迫症患者怕是得每隔五分鐘就看一眼剩余量。說到底,這個行業早就過了拼營銷的時代,現在比的是誰能把0.1%的體驗提升做出100%的溢價空間,畢竟在電子煙的世界裏,呼吸之間都是真金白銀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